三軍總醫院萬芳榮副院長 精神科

 

WeGenius第41刊‧2016年‧

 三軍總醫院‧萬芳榮醫師【醫師介紹】

劉亦棻/薛淳元 專訪

Q遇到大大小小的問題時,要如何不讓自己糾結在其中呢?

我會遇到很多人前來諮詢,想從我們這裡得到一些建議,由於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驗,所以我們就是提供一種共同經驗的分享管道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要建立在彼此的信任才能維持長久,我們與病人建立關係也是如此,一開始我不會去取悅病人、不會去取得病人特別的信任。因為這種信任可以來得很快,後續就要負擔很多的問題,比如你能不能回應病人對你的信任?是不是可以很自然培養出信賴?醫病關係是不是適切?

通常來提出疑問的人,在設定問題的時候,都有他思考的問題、思考的方向,所以我們在回答問題時,通常不會直接講出答案,而是會把大的方向、另外一個不同的觀點告訴你、供你參考。我們不一定會強調正面思考,經驗告訴我們,正面的思考取向,出了門診間的大門口,就不正面了,因為生活裡面明明就是遇到了不正面的事情啊!而且人們會覺得不公平、沒道理,在自己生活周遭的人都沒有改變思考模式,為什麼我要改變?其實,過於在意某件事情,真的會導致某些人無法負荷,會讓他在精神上沒辦法走出來。所以,我們還是會引導大家先換個大主題思考一下,再開始談談你所關切的問題。不管是病人,或是朋友,我們都會提供一些替代性思考。

另外,我觀察到有的人不會只以自我為關懷的中心,像是年輕人會在本業之外,擔任志工活動,從事一些公益活動,其中的支撐力量是很強大的,理念也是很動人的,這其實是很好的。因為我曾經遇到許多極為有成就的人,擁有的財富是數個億,一輩子忠於自己的事業,歷經20餘年之後,回顧人生,除了專業術語,什麼都是零,他們開始懷疑自我的價值觀,這個想法就像是皮亞傑的發展理論提到,在生命階段實現了許多目標,最終想想自己可曾行善?

社會上有許多人,未必是從窮苦出生,不少的人是來自中產階級的子女,一生當中從來都是社會的洪流推著他們向前進,在應當的時間點做應當的事情,他們也都表現的很優秀,符合所有期待。一直到年近半百了,才突然醒悟到自己少了什麼?此時變化的力道就十分驚人,有人會完全放下自己的工作,去擔任義工,或者是去從事偏鄉教育,成立NGO,或是做天使投資。

功成名就後他們放下一切去行善,這舉動曾經另我大為感動。這也讓我很慶幸自己的職業,從醫的職業同時可以助人,因此,不會感覺自己錯過太多生命中富有意義的時刻。人生的完整實現,不是只有自我,而是要讓更多的人得到更好的照顧,生命才會充滿光彩。

人的一生,總是會有一段時間在築夢,在那同時,主角只聚焦在自己身上,你無法說動主角用那微微的燭光去照亮他人,主角可能還會告訴你說,不認真追求功成名就,就是虛擲人生。但是,我見識到許多人,當他們頓悟到要燃燒自己照亮更多人時,那種能量就能放的更大更持久,他們為自己做了反省,下了審判,決定去協助他人充實自己生命的果實。也許有人以為他們頭殼壞了,其實,只是他們替生命建立了一種使命感。

Q現在職場的人際關係變動頻繁,忠誠與過河拆橋要怎麼解讀呢?

傳統上我們認為人要懂得飲水思源,不能過河拆橋,這主要是一種感受,其實在不同的教育、思想之下,過河拆橋的意義就不一樣了。東方的教育認為的知恩圖報,在西方教育,會覺得我們之間是有一定距離的,而且距離會隨著時間的演變而做轉換。

先講西方的思維,就像我跟我實驗室指導教授認識了20、30年,有時候我們的關係會比較近一點,沒有什麼特別的原因,只是因為我們現在正在合作;有時候我們的關係會比較遠一點,就是因為我們現在沒有在合作。對外國人而言,他不會覺得你在過河拆橋,因為關係本來就在演變。

重點就是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很難在同一個時間點去看它,但是有些人就很難接受。夫妻關係也是一樣,如果你沒有辦法忍受你與另外一半的關係,在某個時間點變得比較冷卻,那可能會有俗話說的「七年之癢」的現象出現。有些人會在身心科求診,就會說,明明以前我的先生跟我是大學同學,明明是一起打拚的,但是為什麼我先生現在對我很冷淡?因為她的的期待很高,她覺得她的先生就應該要像10年前一樣的依賴她。可是她的先生在這個時間點不再依賴她了,她的先生也不知道跟她的關係為什麼變化了。由於我們諮商過很多夫妻,我們知道可能隔了幾年之後,她會更愛他。因為經歷這些年的冷凍期,夫妻彼此間做了一點調整,彼此才會發現更加的需要對方。

像我們常常在做婚姻治療,許多夫妻關係變冷淡,身為醫師的我們都不會感到意外,因為這就是一個過程。無法接受關係冷淡的夫妻,會導致很多人在這個時候選擇分手。所以,如果夫妻兩人對這樣的關係都很介意的話,反而很容易離婚,因為他們已經定義「彼此不再是正常的夫妻關係了」。所以在這個時間點如果有所執著,認為夫妻關係一定要如何才對,那只會讓雙方相處得更不好,因為覺得兩人的親密關係不停的退步而一直感覺很不滿意。

無論有沒有結婚,我們也會看到父母或長輩們的夫妻相處情形,通常也會發現,夫妻是彼此傷害最深、最直接的「加害、受害方」,因為天天生活在一起。如果不離婚的話就是生活幾十年,講話一定最直接,情緒表達最不會掩蓋。我們對朋友、對陌生人,情緒表達會掩飾得很好,可是對於自己的另一半,情緒表達最直接。所以家裡的那個人是頭一個遭殃的。

我比較推崇的是那種恬淡的相處,即使是夫妻關係,總不可能永遠是乾柴烈火,因為乾柴烈火多半新婚當天就燃燒殆盡了。反觀那種淡淡的,卻可維持20、30年,而且可以一直付出,這才是我們要追求的關係。

至於關係比較不緊密的人,我們就不需要太在乎這個人。我們不需要去在乎他此時此刻到底對我們是好還是不好。只要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在變動的,你就不那麼在乎「現在」跟對方的關係。就像我的高中同學,大學時期大家經常聯絡,出社會10年之間較少往來,經過20、30年以後,互動又頻繁了,這怎麼解釋呢?我們終其一生結交的朋友是以等比級數在增加,有的關係很淺,有的則是很緊密。對於這些朋友,最好就是不要預測太多,因為要去經營這些關係是很辛苦的。

所以回到主題:我們為什麼會說過河拆橋?常常因為我們有一個假設,是人與人之間的一種預期,「我們今天那麼熟識,就應該持續的熟下去」,不過這個預期是很難實現。所以有一句話說「君子之交,淡如水」。要與一個人關係一直很緊密,然後,又要維持20年之久,那是很難的。因此,在關係比較不緊密的時候,就是挑戰彼此友情、愛情的重要時刻。

那麼什麼樣子的人會被認為是「過河拆橋」的人呢?可能是他看待人的關係比較短淺,他在經營與人的關係時,非常關心你能帶給他什麼樣的實質利益。這些人其實是要自我檢討的。但是,以現在這個社會而言,也不要太在乎這些人,因為大家都會感受到他的特質。重點是,當你被過河拆橋的時候,不要感覺太難過,因為你並不是唯一的受害者。而這一類人通常也不太會影響到我們的生活、我們的快樂,因為你已經知道就是有這一類人的存在。雖然可能第一次、第二次,你會覺得遇到厲害的狠角色了,可是時間久了,就是老僧入定,對於他們的行為了然於心。講的比較好聽一點,他的朋友就是互相幫忙,講難聽一點就是互相利用,這些特質你一定很快就會發現,而這群人的友情也一定不長久。

與上司之間的關係也是,有些人與上司的關係衝得很快,就是在可以得到上司幫助時,人前馬後讓關係快速變得很緊密。可是這種快速升溫的關係,背後往往都有著可能連當事人自己都不知道的盤算。以精神科而言,人的「意識」會去壓抑這種想法。因為如果當他知道有這些盤算的話,他會覺得自己蠻「小人的」,自己都不能接受。這是一種非常成熟的心理防衛機制,強烈到自我沒有辦法意識「自己其實是有強烈目的性」。可是突然有一天,他的動力全都沒有了,他發現上司已經沒有辦法給他任何正面的回饋,這就是從剛才就一直討論的「過河拆橋」。為什麼要繞這麼一大圈才回到主題呢?因為這就是一種普遍性的存在,親人、朋友之間都可能發生,所以不要太介意。

人與人的關係隨著時間深深淺淺,在淺的時候,不要去過度解讀成這是什麼人的「德性不好」。一個人即使不能始終如一,但是只要他沒有在利用你,這就還算可以接受。中國人有一句成語:厚積薄發,我的體會是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這樣,「厚積」是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一個很堅實的基礎,「薄發」是指你跟他的感情不會那麼迅速、那麼濃烈,比較在乎長長久久。

所以要維持關係親密,就要有一個認識:不是每一件事情都是那麼的熱情,要學會「細水長流」。如果經常要「維持」關係,就會比較辛苦。因為許多的關係其實在不知不覺中,它就在那裏了。如果不曾利用過對方、剝削對方,那麼,事隔多年後,中間沒有特別聯絡,在第二次相遇的時候,感覺反而會很強烈,因為彼此之間沒有利害交換,友情自然而然又會加溫。

Q所以人的信念對他的行為造成極大的影響與轉變?

前陣子我們看到一位MIT畢業的台灣女孩,有一顆星星以她的名字命名,當她回到台灣時,她去偏鄉擔任教育工作,我們發現到這些願意奉獻餘力的人,都有一種特質,他們有足夠的幸福感與安全感,才會想去幫助別人。

所以你可以想想,為什麼會有人想要過河拆橋?因為安全感與幸福感不足,他們會一直想往上爬,永遠是要在萬人之上,受人景仰,相反地,有人既使以小買賣營生,卻可以捐助幫助他人,就像陳樹菊女士一樣,因為助人者的生命中不會有缺乏安全感的問題,生活不富裕不會阻止他們助人的善念,這是心理學的發展理論,顯示出一個人的安全感不會被金錢所左右。人沒有絕對的好人與壞人,只是每一個人為人處世的境界不一樣,當一個只為一己之私的人領悟到助人的幸福時,套一句佛家話,放下屠刀立地成佛,不再受苦。

Q從前有一部很感傷的日本電影,其中描述人老了,沒有生產力了,後輩子孫就會依照習俗把長者揹到山上,只留一點食物給他。台灣的社會已經走向高齡化,人們要如何適應老年的生活呢?是不是有什麼積極的作為來面對老年生活?

這部分就牽扯到長期照護的部分。其實近十年來政府都一直很積極投入長照。只是政府需要財源,也需要有支持系統。重點是老年人需要多一些聯結,要讓他們關心這個社會。現代社會是小家庭結構,對老年人的支持是明顯不足的,我們可以藉由網路,增強年長者與社會的聯結。

比較令人擔憂的問題是,現階段在台灣60至80歲的人口,也就是二次大戰之後的一代,幾乎都有存到一些錢,反而是30至50歲的青壯年人口,會比父母親的財力差,所以政府才會用很多的方式來為現在的中生代準備養老金。

對於老人的照料,首先要了解他跟家人之間有沒有聯結,其實有不少的老人與家人之間是假聯結,只有來醫院診間的時候才有聯結,大部分時間小孩跟父母之間的聯結很少。不過,對於這種假聯結,醫師也不能點破,因為現在社會生活壓力大,孩子多半已經自顧不暇,能帶父母來就醫已經很不錯了。其中有一些父母並沒有疾病,他們其實只是希望有人能夠陪伴,但是往往會發生一種情況,會吵的父母沒糖吃,父母越希望孩子陪伴,孩子越會覺得壓力很大,反而離得更遠。

門診或諮詢時,我們一方面要支持小孩子,一方面也要聽父母講一些他們的想法。至於父母親的確有生病的案例,我們就要協助規劃、治療,也有一些子女會雇用外傭協助雙親。還有一群人的聯結很遠,就是子女長時間待在國外,一兩年才回國一次,這些子女在父母發生醫療問題時,反應通常都特別強烈,我們會導正他,跟他說你這種反應是正常的,因為這是他長期不在父母身邊的愧疚感與責任感造成的,此時我們要讓孩子放心,讓他們知道父母會得到醫師的專業照顧。孩子對醫師會有過多的要求其實不是惡意,通常只是要在父母面前彌補自己對父母的虧欠。這些長輩也會跟醫師發展出特別的關係,因為自己的孩子長時間不在台灣,所以就把醫師當作自己的晚輩,有些長輩日後移居到國外,還會跟我們保持聯絡。

還有我觀察到有些長輩年紀很大了,往來的人事物不夠多,長久下來心理上會有壓力,加上身體機能上的退化,例如聽力、視力、行動力的衰退,有些甚至完全無法行動,而這種行動不便又不是生病造成的。過去病患每天可以出去走兩個小時,現在因為90歲了,每天只能坐在椅子上接受照顧,耳朵聽得到但不是很清楚,眼睛看得到但不能讀很小的字,也不會使用手機,即便頭腦還很清楚,生活上的改變造成心理上壓力,日子過得很辛苦,這類的長者就特別需要關心。

這些人多半不會主動來找醫師,醫師看診每次大概10到15分鐘,在這短暫的時間裡要建立穩固的醫病基礎蠻不容易的,而且每個月來就醫一次對他來說是大費周章的。有些病患一個月來就醫一次,只為了那短暫的談話,而且有時候醫師講的話他也聽不太清楚,還要稍微寫一下,這個過程他需要的只是一份你對他彼此面對面的關心。

所以高齡化社會是一個重大議題,特別是老人衰老的速度比你想像得快,例如一位25歲的病患,到了50歲時他的變化可能沒有很大,但是一位75歲的病患,到了85歲就會覺得他已經變得非常蒼老,甚至會覺得他去日無多,對他的家人衝擊很大,對他自己衝擊也很大。所以在我們有限的治療談話過程中,要給予他正確的支持,他要接受很多課程,例如死亡的課程、年華老去的課程……等,如果他今天是因為失眠來看診,而醫師也只跟他談失眠,我覺得這未免也太殘忍了吧!我們可以對年長的人多付出一些關懷。每一科的醫師都可以適切的協助多一點。

Q步入老年前,可能都會先從職場退休,那要如何安排適應退休的生活?

退休生活的開始,對有些人來說,要先能忍受寂寞,而且要有一些自覺。

我們簡單的的分類,人們有兩種,一種是退休後一定要找事情做,擔任志工,和朋友種菜、出遊,因為閒不下來;另一種人則是,可以甘於寂寞,可以經營許多自己感覺有興趣的事情,甚至比在職場工作時還要忙碌,他們可以蒐集書,畫畫、寫自傳。當人退下職場之時,我們也不要強迫他去做他不想從事的事情,一個活躍在職場的人,我們當然建議他在退休後可以繼續從事生氣勃勃的活動,如果他從事的是靜態的工作模式,退休後可以樂於支身出遊散心,寫書評,上網分享心情,這都是好的。

許多人一輩子都是在忙碌中度過,我會建議大家,現在就在忙中要偷閒,要培養忙中休養片刻的能力,放空是一種能力。怎麼說呢?隨著年齡的增長,人的能力就是會逐年變差,終其一生活力十足的人,到了70歲時,就會受到老化影響,75歲到85歲時,終究會因為生理的老化而影響到行動與智能判斷力。能夠趁早明白這些變化,知道如應對,那就不會感受到太大的衝擊。

Q有報導指出,隨著社會高齡化,年長者的自殺率有變高的現象,我們可以改善這個問題嗎?

我曾經從過去許多國大代表,立委,政界的長者身上,看到歲月流逝的痕跡,這些變化在當事人來說,是需要有能力接受並處理的,人生從生龍活虎的絢爛歸於平靜,在歸至老年,這也是一種學習與調適。現在能夠靜靜坐下來傾聽老人敘述過往的人很少了,大家就是在網路上短暫交會,打卡、po文和拍照。

涂爾幹在自殺論一書中指出,隨著社會變遷,社會關係解構之後,人的依附、歸屬、聯結的關係改變,會讓失去社會聯結、社會支持的人選擇自殺。這個問題很複雜,這群人在網路不發達的時候,確實有他們各自的問題,然而,台灣的自殺率在這20多年來,整體上是逐年降低的。過去因為性別不平等、同性戀被拒絕、宗教觀相對不自由,讓這些人感覺被社會排擠,現在透過各種網路媒介,他們建立自己的社群並得到支柱,我們發現人與人的關係就是空中的關係,很飄渺的網路可以成為真實的世界。

人老了大腦功能多少都會變差一點,所以可能會出現一些誇大妄想。其實對台灣或是中國人而言,我們都被教育到做人要謙虛且內斂,通常不會去提當年勇。在70歲以前,都是別人說「你們都不知道他以前怎樣」,然後才會笑一笑,回應一下。不過當一位長者,本人會很得意地講當年勇的時候,我們發現到他可能因為生理變化而喪失自制的能力,也或許他也知道大去之時不遠矣,才會想要讓別人知道他的過往。

所以,老化造成的情緒低落、憂鬱或是厭世的想法,其實常在發生,而且發生的人口也會急遽增加。我們要設法讓年長者能有多一些社會聯結,多一些社會興趣,就像是現在,我都會不自覺地問老人家「你用手機上網嗎?」。有調查發現,老人停留在手機的時間在增加中,這是一個好現象,他們可以透過網路與不同年齡層的人交流,與有共同興趣的人分享感受,保持社會興趣。網路可以是一種友誼的延伸、友誼的新型態,我們可以鼓勵老人家使用網路平台拓展新視野與生活圈。

Q網路媒介對人們的情感交流與思考的影響?

現在很多人都是和我一樣,每天都會花個2、30分鐘去看看某一些人所發表的言論,來形成個人的思想。所以,我們反而不會去看新聞,而是看facebook裡面的動態,這是一種不需要直接面對的聯結,不限於人與人之間交談的社會關係。此外,我們也領略到各種觀點,不論是從一些影集、紀錄片背後的編劇、撰稿,萃取出他們他所想要表達的意思,這都與我們從小被教育要注重面對面關係的培養,做「深化」感情交流的社交活動完全不一樣。

像是現在台灣的社會非常的進步且多元,受到日本、韓國、中國、東南亞、美國、歐洲的影響都很平均。我遇到許多家庭,他們的小孩可以在幾個不同的地方留學,簡言之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已經沒有辦法固定在宴會廳、沒辦法固定在人與人的貼近對話或接觸,已經是在空中交會,而且非常複雜了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因為科技變化,人際關係、情感交流與思考,都具有不確定性、彈跳性。

Q如何善用網路世界呢?

我一直認為,病人是醫師的老師,我有很多患者會因為精神疾病來求診,也有一些人純粹是諮商,或者是想要透過對談來了解人生的方向,我都會先要認識他們的嗜好與興趣,他們會和我分享他們在網路世界的千奇百怪,我大約5位病人裡面,會有1個以上的人,和我分享網路裡面的無奇不有,10多歲的孩子會玩網路遊戲,成年人會有自己鑽研的興趣,像是攝影、文史的研究,而現在最大的社群是遊戲社群。

當然也有一些人是沉迷電玩,曾經有研究指出,會出現一些精神症狀的共伴行為,是因為沉迷電玩者的注意力比較差,他們容易被網路上面的強烈影音吸引,能夠讓他們停留。也有些人原本在學習認知上的能力較差,網路的遊戲界面是反射式的,就能吸引他們的注意力。再來就是有些人較缺乏動機,網路遊戲的動機極為明確,累積分數、累積功力,點數累積到了就能升級…等,這都很容易讓人們避開現實生活中的事情。

我也遇過能力很強的孩子,從事策略遊戲的研究,我也都搞不懂他們在做些什麼?經常遇到這些患者,我都要回家問一下兒子,那些是什麼遊戲?有什麼規則?有時我還要上網看看國外的玩家在玩些什麼策略遊戲?透過他們的社群,我才慢慢能理解那些人的聰明才智與思維。

從事精神醫學的工作,我最大的收穫就是自我成長了許多。過去二十年前的患者,以精神分裂患者居多,現在的病人會因為網際網路,發現像我這樣的醫師會懂一些他們感覺有興趣的事情,他們就願意來和我談談,找我聊聊。過去有些人會將一些不符合主流思考模式的人,視為社會邊緣人,而現在這些社會邊緣人正在極大化,而且這個變化超過我們的預期,身為醫師的我,也要進步,要明白他們的想法與需要。

人們對於網路世界的刻板印象通常是不好的、負面的、全是浪費時間的遊戲,這個部份需要讓大家正視並改觀,其實上網對許多人來說,是一個非常真實又強烈的人際互動,人們不需要直接的接觸,不需要面對面,但是卻能直接交心。網路上也許可以隱瞞,那只是一時的,時間久了,還是隱瞞不了一個人的真性情,總是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循。我們會經由網路上面的分享,認同某個人、某個社團與某種理念。我們必須承認: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經由網路產生了極大的變化。

隨著這些變化持續的進展,我們要學會有一顆包容的心,從前的教育會要大家有相似度,現在的社會則會因為人們的多樣性而讓社會進步更快,不可預期性也更大,不過也不用擔心,現代的社會看起來混亂,但是亂中有序。

Q那麼所謂的小眾可能會與其他的人有隔閡感嗎?

網路只是一項工具,小眾他們有自己的歸屬,多半也不會有什麼問題,極少數就是像IS透過網路招募,IS新娘的紀錄片就揭露了一位英國女孩如何透過網路,費盡心思前住敘利亞,這些境遇相仿的女孩都有著同樣的信仰,同時經由網路找到她們歸屬的團體。所以,現在很多人就是不明白,為什麼會有單兵、媒體稱做孤狼式的恐怖攻擊?在美國的警察每天也要荷槍實彈,因為擔心會莫名的被狙擊手斃命。

多數的社會大眾不明白小眾在想些什麼,可是有一群小眾會組織起來,從事一些活動可能會危害大眾的人身安全與社會信心,這些小眾,才是我們要去理解的,為什麼他們能夠義無反顧的從事傷害他人生命的活動?台灣在這幾天宣佈要加強資安的工作,我認為他們的工作不能只是在求資訊安全,而是要了解在使用這些網路通訊工具的人們的背景。不同的世代有不同的溝通方式,要能夠去理解,這其中也包含了價值觀的轉變,年長的人也要試著使用不同的科技工具了解社會脈動,就像現在有許多的電視節目會與科技結合,就如同現在許多人也會與寵物建立情感,能夠多方溝通就是一種好現象。

“老幹新枝”是一句值得玩味的話,我想人們需要透過新的方式與不同的世代與族群對話溝通,那麼生活就不會缺乏安全感與幸福感,生命就能擺脫隔閡感而更豐富。

訂閱

訂閱文章

活動寫真

 ●p1p2p3p4p5

 ●p6p7p8p9p10

 ●p11